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9月零跑交付突破6万辆,小鹏、小米超4万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0-2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金九”爆发,零跑、小鹏、小米三家新势力品牌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头部新势力交付量与核心驱动力# 零跑汽车:66657台,新势力销冠零跑以66657台的交付量成为首个月销突破6万辆的中国新势力品牌,同比增长超97%,1-9月累计交付达395516台,连续七个月稳居新势力销量榜首。其爆发式增长背后有三大关键因素:规模化生产突破:9月25日零跑迎来第一百万台整车下线,从50万台到100万台仅用时343天,创下新势力最快增速纪录,产能提升直接支撑交付量飙升。产品矩阵精准定位:零跑C10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中型SUV销量前列,C16在20万内中大型SUV市场占据优势,价格带覆盖主流消费群体。全球化布局预热: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秀战略新品零跑Lafa5,计划第四季度国内亮相,国际市场关注度提升带动品牌热度。# 小鹏汽车:41581台,同比增长95%小鹏9月交付量环比增长10%,1-9月累计交付313196台,同比激增218%,多款车型表现亮眼:主力车型持续热销:MONA M03交付超10000台,累计交付突破18万台,连续13个月刷新A级纯电轿车市场纪录;小鹏P7+累计交付超77000台,连续10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产能效率提升:全新小鹏P7产线最快达成40JPH(每小时产量40台),为交付量增长提供保障。海外市场突破:2025款小鹏G6、G9在瑞士、奥地利等地上市广受好评,X9在香港、泰国市场登顶纯电MPV销量冠军。# 小米汽车:超40000台,环比增长33%小米首次迈入月销4万辆俱乐部,年度累计交付突破40万台,远超35万台的年度目标,成功跻身新势力前三。其增长核心源于:供应链与产能优化:北京亦庄工厂通过双班制将月产能提升至4万台,200多台机器人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车;借鉴手机行业供应链管理经验,库存周期压缩至7天,交付周期从18周缩短至10周。双车战略见效:SUV车型YU7以每周5400台的成绩超越SU7成为新主力,SU7则连续8个月稳居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25.37万元的平均售价具备与特斯拉、极氪竞争的品牌力。 行业格局与市场趋势# 新势力梯队分化加剧9月新势力呈现明显的头部集中态势,零跑以6万辆级领跑第一梯队,小鹏、小米、鸿蒙智行(52916台)构成4-5万辆级第二梯队,蔚来(34749台)、理想(33951台)处于3万辆级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仅用18个月就跻身前三,验证了跨界模式的竞争力。# 新能源渗透率再创新高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125万辆,渗透率攀升至58.1%,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型。续航普遍突破500公里、智能配置下放等产品力提升,以及供应链效率优化(如小米将交付周期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共同推动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传统巨头与新势力的博弈比亚迪仍以396270辆的销量领跑行业,但9月同比下滑5.5%,为2024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滑。反观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新能源业务增长迅猛,吉利银河品牌9月销量120868辆,同比大增131%,显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反击力度持续加强。 四季度市场展望行业普遍对四季度持乐观预期,乘联会分析认为,国庆黄金周将带动SUV、MPV车型销量,11-12月经销商冲量促销叠加可能重启的以旧换新补贴,有望推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60%。对于零跑、小鹏、小米等头部新势力而言,如何维持产能稳定性、优化交付体验以及应对传统车企的竞争,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9 09:48 , Processed in 0.3510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